六言集
常将好事于人,祸不临身害己。
既读孔孟之书,必达周公之礼。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人无酬天之力,天有养人之心。
好马不备双鞍,忠臣不事二主。
常想有力之奴,不念无为之子。
人有旦夕祸福,天有昼夜阴晴。
君子当权积福,小人仗势欺人。
人将礼乐为先,树将枝叶为圆。
马有垂缰之义,狗有湿草之恩。
运去黄金失色,时来铁也争光。
怕人知道休做,要人敬重勤学。
泰山不却微尘,积少垒成高大。
人道谁无烦恼,风来浪也白头。
马有垂缰之义为一典故,其描述出自李汝珍所著《镜花缘》:典故出自《异苑》,说的是前秦世祖皇帝苻坚在与容冲的一次战役中,不幸战败,落荒而逃。不料一失足掉在了山洞里,爬又爬不上来。在这个钧一发之际,他的坐骑突跪在涧边,将缰绳垂了下来,苻坚抓住缰绳爬上来,才脱了大难。此典故寓意为:牲畜尚且懂得知恩图报。
据《太平广记》,唐代太和年间,广陵人杨生有一爱犬时刻不离身边。一个寒冷的冬日,杨生酒醉卧于荒草中,遇火起风烈,情势紧急。爱犬狂吠而主人不醒,便几次跳入冰冷的水中,以水濡湿四周干草,使主人得以脱险。从此便有了“犬有湿草之恩”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