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洛恒河猴试验
“哈洛做的这一系列实验揭示了一个让人心酸的事实:对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而言,孩子对妈妈的爱与依恋是毫无条件的,即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妈妈,在孩子的眼中,也始终是自己最爱的人。”
“哈洛用实验说明了这样一个普遍真理:灵长类动物的成长需要妈妈的滋养。哪怕是“铁丝网妈妈”,也比什么都没有要强,因为什么都没有,就意味着不存在关系。虽然这项实验无法在人类身上重复,但它依然能说明这样的事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系,因为在关系中,我们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并认识和淬炼自己的内心。”
“我们要切记心理学家哈洛残酷的恒河猴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情感互动胜于饮食照料。只关注后者而疏于前者的父母,和“铁丝网妈妈”没什么两样。这个结论可以不断引申,母子关系、夫妻关系、雇佣关系……任何关系,如果只有物质满足,而缺乏情感互动,那这种关系的质量就没有什么好称道的。”
陌生人情景实验:情感,需要找到爱的依恋
“安全型依恋”(65%~70%)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会积极地与他人交往,很容易与他人发展出基于信任的人际关系”
“回避型依恋” (20%)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会经常怀疑和迁怒他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焦虑矛盾型依恋” (10%~15%)
“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常会对与他人的关系过分紧张,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与过分依赖。”
(从上到下,一个比一个差)
“如果妈妈通过情感信息交流通道传递给孩子的全是焦虑、恐惧、不信任等让孩子感到不安全的情绪,那么孩子会通过这种情绪,形成“外部世界很危险”“外面的人不可信”这样的感觉。在这些感觉的控制下,孩子就会难以鼓起勇气探索外部世界,更谈不上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了”
“温尼科特还认为父母、老师和其他权威人士,尤其是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活出真正的自己,即活出生命的野性,因为生命的野性才是生命的本来面目。相比生命出现的时间,人类社会的道德、规则与文化出现的时间要晚太多,这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上层建筑本应与原初生命力和谐共存,而不应该成为压制生命力的沉重包袱。”
“心理学本身并不是什么可以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是在你的个人发展史中,有很多关键要素藏在你的潜意识里,你可以借助心理学这个工具去重新认识它们。”
双生子爬梯实验:成长,需要成熟的时机
“据此,格塞尔指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没有足够的生理成熟度,就谈不上真正的心理与能力发展,而学习在这当中只起到促进作用。”
“格塞尔根据自己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成熟势力理论”,认为孩子的成熟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就像刻度表一样,生理结构成熟到什么程度,孩子就具备了发展出什么样能力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仅起到促进的作用,无法改变刻度表上的数值。也就是说,儿童在生理成熟之前,一直处于准备学习的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实际上就是生理结构由不成熟转为成熟的过渡阶段。”
“基因虽然给我们的生命大戏提供了人生剧本,但并没有告诉我们具体要怎样演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即兴发挥了,而这种即兴发挥的能力,就是我们认知和学习的能力。”
“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在其著作《有限和无限的游戏》中提出人类有两种游戏方式。一种是有限游戏,比如下棋、考试、做项目,甚至外交谈判和战争。这些事情都有明确的边界,存在明确的开始与结束。但是,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游戏,没有边界,只要开始就必须一直玩下去,直到玩游戏的玩家消亡为止,这就是无限游戏。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一场无限游戏,没有最终目标,只要人还活着,这场游戏就必须玩下去。但要玩下去,就只能面对不确定性,接受游戏的结果可能会跟自己的预期不一样,否则很难玩下去。”
“要知道,在毫无确定结果的情况下经历漫长的等待,要比接受失败或者克服困难艰难得多。也就是说,心理韧性是玩好人生这场无限游戏的最重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