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目击者实验:谣言,可怕的记忆篡改与植入
如何识破谣言?
“第一,深度觉知情绪。无论听到、看到什么样的信息,此时此刻,一定要先觉知一下自己有没有情绪。”
“第二,保持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说白了就是判断真伪的能力,是熟练、公正地评估论据的可信度,找出错误、虚假、篡改、伪装和偏见的能力。”
“第三,先观望一会儿。对社交网络上的信息,没有必要马上做出反应。事不关己,就先高高挂起。”
“第四,用事实说话,蹭谣言的热度。这是一种很好的破解谣言的办法。谣言是怎么说的,你就怎么去做,然后把结果展示出来。”
电击实验:服从,乖孩子的罪名
“其实在米尔格拉姆的实验里,人性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人的本性就在那里,我们没必要回避它,越回避就越压抑,越压抑就越不健康,迟早有一天,被压抑的情绪会决堤。
人性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光明也有黑暗,而所谓光明和黑暗都是我们人为赋予的意义,人性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我们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尤其是当我们被其他生命“看见”并理解的时候,这种“看见”和理解本身就是意义。”
霍桑实验:效率来自尊重和认可
“在法国,解除这类劳动关系的过程十分漫长,且解雇一名以上的此类员工必须向政府汇报。为了达成裁员目标,公司执行副董事瓦内斯出面了。瓦内斯头脑聪明,却出了名地没有人情味。他发明了一种叫“恐惧管理”的方法,即不断刺激员工分泌肾上腺素,给他们制定无法实现的长期目标,以此逼迫他们离职。”
(这件事发生在法国,但不止发生在法国)
“霍桑实验依然是众多商学院课堂上必讲的经典案例。这项实验不仅证明了人不是机器,还找出了员工的动力来源——自己的工作和价值被他人看见,被社会认可。这同时也说明,渴望被看见、被关注是人的天性。”
“精神分析学派有一句名言:“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西班牙则有诗歌说:“死亡,即是无回应之地。”也就是说,故意无视一个人,不给予他情感回应,就相当于把这个人置于绝境甚至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