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写在前面,我读的这一本是白话文的,较于文言文可能失去很多原书的精髓。 (后面还是有原文言文的,历史不太久远,大部分能看懂)


“年底之时,虽然众人银两不丰,然而上下和睦,典衣沽酒,并置备锣鼓敲打为乐。
每夜必定饮酒,每次饮酒必行酒令。窘迫之时即便四两烧刀酒,也必定大行酒令助兴。”


“合卺(jǐn):古时婚礼仪式。卺,一种不可食用的苦葫芦。西周之时,将葫芦剖成两瓢,柄以线相连,内盛以酒酿,新婚夫妇各执其一共饮,称为合卺。”

这就是所谓的交杯酒么?


“锡山:无锡代称。锡山,在今江苏省无锡市西郊,乃惠山东峰脉断处的一座凸起小峰。先秦之时,此山盛产锡矿。
汉代初年,锡矿采竭,因名无锡。”

无锡缘起


“青蚨(fú):铜钱的代称。青蚨,虫名,形状如蝉,卵附于草树。传说以青蚨母子血,各涂于钱上,钱用出后必会飞回。
典出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万毕术》”

希望有花不完钱的朴素的愿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虽时过境迁,此心不变。语出唐代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妻梅子鹤:指北宋诗人林逋之事。林逋隐居西湖小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这就是不婚主义吧


“谶(chèn)语:预兆之语。谶,应验。”

随口一蒙,蒙对了就是谶(chèn)语,蒙不对就是胡诌


“不啻(chì):不止,不仅”

这个词很常用么?我在《大唐兴亡三百年》里可不止见过1次


“妖童:美少年”

耶~,妖童听着可不像好词儿啊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 “杜牧《遣怀》”

蜗牛角内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 “《对酒五首》之二” 白居易

感悟笔记:

书者的游记,确实娓娓道来,悠然自得 有一种恬静淡雅的感觉 除此外,我常常感觉到,书者曾经的游历地方 有过的感受,现在已然不复存在,至少已经不复当年之所在了 人世间匆匆几百几千年 有多少人,走过书者相同的地方 有过书者相同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