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来自
《王阳明心学:修炼强大内心的神奇智慧》
王觉仁
“很多人表面活得很强大,其实内心都很虚弱——他们似乎什么都不信,但还是信钱;
似乎什么都不拜,但还是拜物;
似乎什么都不敬畏,但还是敬畏权力。”
“为此,他引用余秋雨的话说,“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因此,对一切都‘构思过度’”
“潜意识里,中国人视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可。
这样一来,一个人就会对“保有面子”这样微不足道的欲望感到满足。
“面子”是中国人心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难以克服的障碍,
“生活的真谛不在于你索取多少,而在于你能给予社会和你的人类同胞多少。”
“有一个故事,说在一个国际夏令营里,
老师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讨论一个问题,题目是“世界粮食匮乏问题”。
孩子们都听不懂,于是美国孩子第一个问:“什么是世界?”
美国人牛气惯了,所以只知道有美国,从不知有世界。
非洲孩子问:“什么是粮食?”他太穷了,所以不知粮食为何物。
欧洲孩子问:“什么是匮乏?”他太富了,也没见过“匮乏”长什么样。
最后轮到中国孩子,他问:“什么是问题?”
中国孩子只知道接受现成的答案,既不善于提问题,
更不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所以只能提这样的“问题”。”
“这年头,爱情就像鬼,听说的人多,见过的人少。”
“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有脾气。”
-- 杜月笙
如何做,才算“理性面对事物”
一、不把任何事情视为手段
(不喜欢事情本身,想要事情背后的东西)
“要像马斯洛所说的那样,能够“纯粹地欣赏‘做’本身”,
也就是“既能够享受‘到达’的乐趣,又能够欣赏‘前往’本身的愉快”。”
二、绝大多数事情,都可以被赋予某种意义
“把无意义接受下来,这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行为。” -- “保罗·蒂利希”
三、一次只做一件事
“如果把报应理解为世俗性质的苦乐祸福,那么,它在另一个世界里能否兑现,实在是很渺茫的。
即使真有灵魂或来世,我也不相信好人必定上天堂或者投胎富贵人家,恶人必定下地狱或者投胎贫贱人家。
不过,我依然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是应该按照一种完全不同的含义来理解。
我相信报应就在现世,而真正的报应是:
对于好人和恶人来说,由于内在精神品质的不同,即使相同的外在遭遇也具有迥然不同的意义。
譬如说,好人和恶人都难免遭受人世的苦难,
但是,正如奥古斯丁所说:“同样的痛苦,对善者是证实、洗礼、净化,
对恶者是诅咒、浩劫、毁灭。”
与此同理,同样的身外之福,例如财产,
对善者可以助成闲适、知足、慷慨的心情,对恶者却是烦恼、绳索和负担。
总之,世俗的祸福,在善者都可转化为一种精神价值,在恶者都会成为一种惩罚。
善者播下的是精神的种子,收获的也是精神的果实,这就已是善报了。
恶者枉活一世,未尝体会过任何一种美好的精神价值,这也已是恶报了。”
---- 周国平
“《约翰福音书》有言:“上帝遣光明来到世间不是要让它审判世界,而是要让世界通过它得救。
信赖它的人不会受审判,不信赖的人便已受了审判……而这即是审判:
光明来到人世,而人们宁爱黑暗不爱光明。”
这话说得非常好。的确,光明并不直接惩罚不接受它的人。
拒绝光明,停留在黑暗中,这本身即是惩罚。”
--- 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而这个“几希”,最主要的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这四种与生俱来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就构成了良知的主要内容。”
“起初,他们迫害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迫害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迫害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之后,他们迫害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就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 “马丁·尼莫拉” 波士顿纪念碑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
即使你是诚实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却,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不够,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你看,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而绝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
---- 德兰修女
“天堂与地狱都由自己建造。如果你赋予工作意义,
不论工作大小,你都会感到快乐,自我设定的成绩不论高低,都会使人对工作产生乐趣。
如果你不喜欢做的话,任何简单的事都会变得困难、无趣,
当你叫喊着这个工作很累人时,即使你不卖力气,你也会感到精疲力竭,
反之就大不相同。”为此,洛克菲勒在信的末尾给了儿子这样一句忠告:
“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我知道任何轻微的侮辱都可能伤及尊严。
但是,尊严不是天赐的,也不是别人给予的,是你自己缔造的。
尊严是你自己享用的精神产品,每个人的尊严都属于他自己,
你自己认为自己有尊严,你就有尊严。
所以,如果有人伤害你的感情、你的尊严,你要不为所动。……我的儿子,
你与你自己的关系是所有关系的开始,当你相信自己,并与自己和谐一致,
你就是自己最忠实的伴侣。也只有如此,你才能做到宠辱不惊。”
---- 洛克菲勒
“亚里士多德说过:“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没什么难的。但要适时适所,
以适当的方式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可就难上加难了。”
一、生气的时候要学会控制,把握一个适当的度,不要过火
二、事情一过,怒气也要随它过去,不能执着,不要怀恨
三、生气的时候要学会从自己的立场上超拔出来,找到一个客观的、
第三方的视角,这样才能让理性在场,从而保持“此心廓然”、寂然不动的境界
“当一个人明明知善却不为善,明明知恶却又为恶的时候,他就是在运用自由意志剥夺自己做人的资格。”
2025年2月18日 完